在长春,项目建设呈现出创新驱动、改革红利、开放赋能相互叠加的显著特点。
吉林省亚泰医药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储备区查看医药储备情况,这个中心总投资2.2亿元,仓储面积4.3万平方米,是我省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医药物流中心。每天来自国内外的上万件商品会通过这里分拣、仓储、配送。 孙建一 摄
今年长春计划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300个,前三季度已开复工1292个,开复工率达到99%,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99%的开复工率,令人惊叹,催人振奋!
长春,这座仍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时期的东北城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在项目建设上积聚了不可挡的厚势?
市发改委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二季度同比增长4.5%,三季度同比增长9.1%,6~9月,连续4个月投资增速居东北四市前列。
在长春,项目建设呈现出创新驱动、改革红利、开放赋能相互叠加的显著特点。
创新驱动——
“四大板块”开启项目建设新模式
“四大板块”是今年长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年初,我市确定了长春国际汽车城、国家区域创新中心、长春国际影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4个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战略板块,以国家级平台为龙头,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充分释放比较优势,成效显著。
全市人才、投融资、生产要素供给全面倾斜,长春国际汽车城板块聚焦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板块聚焦生物医药、航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长春国际影都聚焦影视文创、生态旅游产业,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突出长春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聚集力明显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长春国际汽车城板块开复工项目230个,计划完成投资241亿元;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板块开复工项目380个,计划完成投资734亿元;长春国际影都板块开复工项目196个,计划完成投资244亿元;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板块开复工项目68个,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
“四大板块”项目数量占全市比重达到67.6%,年度计划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68.1%,项目引领性和集聚性显著增强。
改革红利——
“专班抓项目”机制红利深度释放
今年,全市“专班抓项目”重大工作机制进入红利深度释放的第二年。
年初,我市就根据过去一年“专班抓项目”工作机制运行成效,在全市层面成立了“重大项目征收”专班,高位统筹全市重大项目土地征收工作,补齐原有短板。
我市深度整合“专班抓项目”和全市项目中心两大项目推进机制,优势互补破解项目难题。项目中心负责调度、核实问题,项目专班负责推动、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梳理需市级层面推进解决的重大难点问题183个、解决151个,问题破解率达到82.5%。
以重大项目征收工作为引领,我市全面围绕“土地”抓开工。根据全市土地出让清单,开展“查清单、促开工”活动,全力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前三季度,全市出让工业用地1220公顷、是去年同期的3.7倍,为2021年扩大投资总量、调整投资结构打下良好基础。
开放赋能——
“双循环”赋能长春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是长春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的重要前提。
总投资80亿元的中法智能产业园、总投资78亿元的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总投资49亿元的玲珑轮胎……今年,长春国际汽车城启动实施的系列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896亿元,其中,仅中国一汽自有项目投资就超过130亿元。
这是长春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双循环的结果。今年年初以来,长春国际汽车城联手中国一汽,向全球合作伙伴张开怀抱,深商控股、丝尔科、佛吉亚、华为、科大讯飞、阿里等国内外知名投资者纷至沓来。
长春优势产业借力双循环加速壮大,国家级开放资源也加大了对长春的支持力度。
今年10月,国家商务部在长举办了2020中德汽车大会、第二届全球(长春)制造业服务外包峰会,不仅为长春带来了超过1000亿元的合作项目,更为长春带来了向全球产业链高层展示自身比较优势的难得机遇。
目前,我市正全面开展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百日攻坚战”行动,抓冬季项目开工、抓项目建设进度、抓项目问题破解,为全年项目建设收好官,更为2021年项目建设开门红积蓄力量。
来源;长春日报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