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border: 0px solid rgb(0, 0, 0);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 10px auto; display: block; max-width: 900px !important; height: auto !important;" alt="" />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 10px auto; display: block; max-width: 900px !important; height: 266px; width: 354px;" alt="" />
初冬的镜河,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水鸟翩飞。
走在河边,张蕾总喜欢探头朝水里多望两眼,如果碰上成群鱼儿嬉戏的场景,她能蹲着看半天,“和两年前相比,水里可真是‘热闹’多了。”
张蕾是市水科院水环境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自2018年镜河正式通水以来,持续参与水环境保障与生态修复工作。她指的“热闹”,是鱼和水草。
镜河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侧及南侧,长2.4公里,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蓄水量约25万立方米。它的前身是排洪渠道丰字沟,随着行政办公区的建设,2018年年底,这条土沟变身“如意”形状的镜河。
河道挖好了、再生水补进了、绿植种上了,镜河是一条真正的河了么?其实并不是。在通水之初,由于镜河河道相对封闭,且交换水量少,水生态结构并不完整。
这一观点在去年年初一次镜河鱼类调查中得到了印证。“经过调查,镜河河里只发现了一种鱼,就是鲫鱼,生物种类太单一了,很容易产生水环境问题。”张蕾和同事替镜河着急。
想让河里的水生物种更加丰富,投放鱼苗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技术人员偏偏不选,而是选择更难的方式:利用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搭配营造生境。“只有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才能让水生态的结构趋于稳定和健康。”
“其实不栽种沉水植物,水里也会自然生长水草等植物,但是速度太慢,所以我们先进行了一轮‘海选’。”张蕾说,技术人员根据镜河水域的水质特点、河床底泥构成等信息,从大量沉水植物里筛选出3种最适合镜河的优势种群进行栽种。
苦草、轮叶黑藻、竹叶眼子菜最终入选,可栽种过程却遇到了小困难。张蕾回忆,由于当时镜河已经通水,在两米多深的河水中将植物种进河底存在一定难度,技术人员集思广益,甚至还发明了一种长长的栽种工具,将沉水植物直接扦插进河底。最终,镜河河底形成了5万平方米“水下森林”,为改善镜河水质打下坚实基础。
岸上生境营造也同样重要。张蕾说,很多鸟类、鱼类喜欢在芦苇、黄菖蒲这样的挺水植物中间居住或者躲藏。于是,技术人员就在岸边铺上以黄菖蒲、芦苇为主,再力花、鸢尾为辅的挺水植物带,既为动物提供活动场所,又能减缓对岸坡的冲刷,一举两得。
“水下森林”与挺水植物带组成的立体生境不仅为水生动物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植物中自带的鱼卵甚至直接“落户安家”。上个月,技术人员再次对镜河鱼类开展调查,麦穗鱼、波氏吻虾虎鱼、黄黝鱼、红鳍原鲌等14种鱼类都来跟鲫鱼做“邻居”了,而且鱼类的结构相对完整,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的鱼类品种都有。
良好的生境自然还吸引鸟类的光临,根据水环境研究所春、秋两季鸟类调查结果,镜河周边的鸟类从原来的几种已经增加到了19种,包括斑嘴鸭、棕背伯劳、黑水鸡、红隼等,其中不乏珍稀鸟类。
短短两年时间就营造出如此完整的水生态环境,并非技术人员拥有魔法,而是引入了科技力量。张蕾告诉记者,在营造生境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开展了污染溯源监测。两岸的草坪、水中盆栽荷花的土壤、鱼类的新陈代谢物、再生水中的余氯……技术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几乎把所有可能对河道造成污染的因素都考虑到了,并进行长期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引入了基因测序、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提高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
如今,镜河水生态系统构建已趋于完善。水下是植物群,鱼儿穿梭自如;水上黄菖蒲、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点缀其间,水鸟、野鸭倘佯水面,一张“水月镜花”、水下“森林”、会“呼吸”的河流生态网正在织密。(记者 叶晓彦/文 武其/摄)
来源: 北京日报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