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8日国新办举行的“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了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开局良好。下一步,工信部将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提振工业经济,特别是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平稳接续,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一项一项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筑牢经济“压舱石”。
工业和信息化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肖亚庆表示,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肖亚庆介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4.3%,比上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2%。同时,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7.5%。这是近年来比较高的水平。”肖亚庆表示。
肖亚庆介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和堵点,重点产业链保持安全稳定。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度紧张的集装箱去年增长了110.6%,翻了一倍多。芯片产量也增长了3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了17.7%,两年平均增速为8.3%。这也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我国工业产品出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世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肖亚庆表示,一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8.6%和45%。
二是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集群发展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各项指标呈现好的态势。同时,还要看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同比下降5.6%,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三是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培育“专精特新”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800家。
肖亚庆表示,重大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突破。“天问一号”任务实现火星探测的“绕、着、巡”,“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接续成功发射。“海斗一号”浅海深潜器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同比分别增长了44.9%和42.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
此外,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户。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都实现了5G覆盖,为打造“智慧冬奥”提供了有力支撑。5G应用在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也快速拓展,赋能千行百业的成效十分显著,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年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8%和17.7%。
多举措保障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将呈现怎样态势?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和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肖亚庆表示,总的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企稳回升的态势,总体运行平稳。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增长各项政策举措贯彻落实,提振工业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
“当然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还不牢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肖亚庆表示。
下一步,工信部将全力提振工业经济,确保一季度平稳接续。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到位。同时,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
着力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加强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协调,优先保障基础工业产品、重要生活物资,包括农资、化肥等重点企业稳定运行。
积极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抓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快5G和千兆光网投资建设进度。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还将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快数字化改造的步伐。去年工信部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如何?接下来工信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以支持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数字化转型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它给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企业形态带来深刻的变化,应该说是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发展的必修课。这几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创新活动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了150家,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了160万家,这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转型范围不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特别是钢铁、汽车、装备、电子、石化等工业行业领域,融合创新、交叉创新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全国已经超过2000多个。三是转型程度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了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了74.7%。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开展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38.8%和29.6%。企业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来提升质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都尝到了甜头,产业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田玉龙表示,下一步工信部主要还将延续前期的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要突出重点,增强企业数字化能力。企业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造的主体,当前总体看,企业的数字化能力还不够足,这就需要工信部进一步来推动、支持和支撑。工信部将总结推广一批好的技术、好的做法,分行业、分领域发布有关指南和指导。培养一批优质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实用管用的典型案例和方法。同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的数字化赋能平台,结合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工信部将会同有关方面,在今年年底为不少于10万家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要扩大应用,丰富产品供给。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挖掘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标杆。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产业集群,连接千行百业,赋能万企千园。
要建生态,优化数字化改造环境。这是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基础。要把转型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要完善制造业转型的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通过联合金融机构,丰富数字化改造的金融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成本。要加强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保障,这非常重要。工信部将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支持北京、上海建设数据交易所。加强行业数据安全监管,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并加强保护。
(本文转载自中国工业报)
标签:
工程机械工业政策
(免费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4、如有问题可联系导航网编辑部,电话:010-88376188,电子邮件:bianjibu@okcis.cn)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