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施划“右转必停”标志 副中心41条道路完成改造
2022-07-25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246
 深化学习市党代会精力


大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

小小的路口开始试点“右转必停”形式、家门口的断头路打通后不再烦心、路途建造从“一块板”变“三块板”……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通州区得悉,城市副中心在交通系统建造的细节上下足绣花功夫,给居民带来了大大的幸福感。

改造“小路口”带来“大温情”

位于通顺路路口的斑马线,近日成了副中心的“网红景点”,而让这条斑马线“红”起来的不是风景美景,而是一行夺目的大字“右转必停”。所谓“右转必停”,是前不久通顺路和潞苑北大街两个路口刚刚开始试点的大卡车“右转必停”形式。在试点路口,四个方向的右转区域均施划了夺目的“右转风险区域”的标志,当卡车行进到该路口时,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停”字样式的交通警示标志。

“驾驶员看到警示标志后,必须将车辆停放在右转车道停车让行线后方,观察车身周围是否有非机动车、行人,确认安全后再起步行车。发动过程中禁止急加油门,并要不断观察左右后视镜,缓慢行进经过路口。”路口执勤的交警介绍:“这个‘停’或许只需要时刻短几秒,却给行人留出了要害的安全时刻。”

事实上,类似于“右转必停”这样的交通“微改造”,已经在副中心许多路口施行。北关路口不久前设置了“二次过街”系统,望文生义就是在斑马线中心位置增设信号灯,对两部分斑马线上的行人通行状况进行独自控制,行人根据信号灯指示分两次经过马路。过马路时,行人能够走到路中心的“安全岛”,等候下一段路信号灯变绿后,再继续通行。“安全岛”两边设置了柔性警示桩,侧面刷上了黑黄警示反光漆,即便在夜里也十分夺目。“安全岛”的行人停步区还设置了阻车石,防止不熟悉路况的车辆从这儿掉头,然后保护行人安全。

“网红斑马线”的呈现,不只改进了交通安全状况,还让一切生活在“交通大动脉”旁的市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温情。这两年,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的路越来越畅通了,这背面正是“城市大脑”才智交通系统在起作用。

通州区城市管理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才智交通是“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构建出特勤控制、绿波控制、人行过街自适应等一批应用场景。2018年,在乔庄北街安装了全市首创的智能斑马线系统,该系统能够采集抓拍一切经过路口的车辆,将车牌与当时车速绑定,记载未减速车辆的车牌、车速及视频信息,作为事后执法根据。

到现在,像这样的人行过街自适应系统,副中心已安装10余处,从投入使用状况看,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过马路时更为慎重,行人与车辆闯红灯的行为大幅度削减,提高了路口通行功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测评陈述显现,才智交通系统运行后,副中心均匀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刻缩短32.5%。

打通“小梗阻”换来“大畅通”

“断头路总算打通了,现在回家再也不忧愁了。”住在珠江拉维小镇的蔡女士说,家门口的潞苑四街曾是一条东西向断头路,周围小区、医院、学校很多,人流、车流量大,一度是城市交通头绪上的“小梗阻”。今年,这条路改造后,断头路被打通,通行能力明显提升,周边通瑞嘉苑、珠江拉维小镇等小区的居民总算不再为回家忧愁。

完善的路网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市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区城市管理委了解到,近年来,经过规划、建造多条次干路、支路等城市路途,有用缓解了主干道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当。到现在,城市副中心已完结包含艺苑东街、土桥中路、潞苑中路、焦王庄街、潞苑一街、潞通新路、玉桥东二路等41条城市微循环路途改造,助力市民出行。

现在,区城市管理委正在结合副中心规划,推广“点-线-面”的建造思路,即推进断头路的“点”建造,轨道交通及路途干线沿线的“线”建造,要点功能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热点区域的“面”建造。将微循环路途建造作业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引导主干路的拥堵相结合,使整个交通系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为了“小幸福”要下“大功夫”

沿滨河中路一路向南骑行,新铺设的柏油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双向四车道平坦宽敞,配上两边花红柳绿的绿植,让骑行者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为保障自行车路权,建造步行和自行车友爱城区,城市副中心在慢行系统建造方面着实下了大功夫。

“以前修路都是‘一块板’,现在修路都是‘三块板’。”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一块板”,就是在整条马路面上施划虚实线,区分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而“三块板”,则是在路面两边设置绿化带,把中心的机动车道和两边的自行车道阻隔出三部分,不只漂亮,还能充分保障自行车的路权。

现在这种高标准打造出的“三块板”慢行系统形式,已先后在梨园中街、潞苑五街、焦王庄街等合计50余条城市路途的慢行系统建造中全面选用,推进交通发展理念从“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数据显现,到2021年末,城市副中心慢行系统里程已达到1280公里,绿色出行比例已达74.5%。

为了让市民骑车、步行更加舒适,副中心不断提升管理力度和改造精度,如东六环西侧路、滨河中路施划“视觉减速线”,用“车道变窄”提醒司机减速慢行。环球影城慢行示范区怡乐中路一个转弯半径的变化,实现机动车转弯降速,降低右转机动车对骑行者的干扰等。慢行系统正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此外,副中心还将提质老城区域58.5平方公里慢行系统出行环境,以区域为单元开展改造作业,采纳“一路一策”的方式织密织细城市路途慢行系统交通网络。2022年,方案打造北苑示范区及温榆河三网交融示范区,2023年逐渐覆盖老城区域及构建北运河、温榆河、小中河、减河等三网交融系统。(来源:北京青年报记者武文娟摄影唐建)

(原标题:施划“右转必停”标志设置“二次过街”系统打造“三块板”慢行形式副中心41条路途完结微循环改造)

标签:

副中心路途改造

(免费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含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一切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咱们会尽或许注明出处,但不扫除来源不明的状况。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诉咱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念,与本网站态度无关。

4、如有问题可联络导航网编辑部,电话:010-88376188,电子邮件:bianjibu@okcis.cn)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