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这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日子。就在这天,中国重汽集团与山西大齿集团战略重组暨股权划转协议签字仪式,在山西首府太原落笔。
从初次接洽到最终形成事实,前后还不到百天时间。但这样短的时间,对中国重汽来说,却能让其完成一次惊动整个重汽行业的“重组事件”。
按照计划,重组后的大齿集团将正式成为中国重汽的变速箱基地。此前,变速箱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重汽发展的一大障碍。
意外巧合引发重组事件
中国重汽与山西大齿集团的重组纯属意外。
根据大同市政府方面人士介绍,今年8月份,大同市政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决定实施“引进大集团、大企业,迎接大发展”的战略转型。因此专门派人员拜访中国重汽。
“当时并没有准备去谈大齿的事情。”大同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但这次出行却有了意外收获。“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中国重汽提及有关构建变速箱基地的设想,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机会。”上述官员讲道,“于是我们向中国重汽推出了大同齿轮集团,双方一拍即合。”
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也表示,这个合作从开始商谈到18日签约仅仅100天就全部完成。
大同齿轮集团在当年曾驰名全国,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大同齿轮年销售额做到10个亿的时候,现在已经在变速箱行业称雄的陕齿销售额大约仅为3亿元左右。但是其后由于经营思路没有跟着市场变化而及时转变,大齿集团销售状况开始持续下滑。
大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马安全认为,大齿集团之所以销售出现萎缩,主要是由于很多重型汽车生产商都有了自己的变速箱基地,因此像大齿这样主产变速箱的企业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打击。
“这次重组对大齿集团和中国重汽来说绝对属于双赢的一次战略合作,大齿解决了销路问题,而中国重汽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自己的变速箱基地的后顾之忧。”上述人士说道。
而在18日的签约仪式上,不仅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以及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山东省政府也有高层专门赶赴山西。
大齿“大马拉小车”
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同齿轮厂(简称大齿),1958年建厂,1997年完成公司化改制,实际资产净值10亿元以上。
大齿的主导产品为重型汽车变速箱和汽车发动机齿轮,均为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其生产的重型汽车变速箱主要为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中国重汽等国内数十家主机厂的500多种车型配套,并出口伊朗、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及工程机械产品还远销外国。
“但大齿一直存在一个‘大马拉小车’的问题。从四年前开始,我们就为大齿的发展做很多推动。”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介绍,“大同市的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好。原先大齿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并不比济南低,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没有全面打开市场。
”
中国重汽化解变速箱掣肘
中国重汽近年发展快速,今年预计产销重型汽车11.5万辆,销售收入预计实现500亿元。但由于在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一直形不成自己的产业基地,中国重汽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明显制约。
据了解,2006年上半年以前,中国重汽的动力配置90%以上一直是其子公司的潍柴斯太尔发动机和陕齿双中间轴变速箱。
由于潍柴与中国重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中国重汽冒着巨大的危险,断然取消潍柴发动机的合作,并也加快了自己在章丘发动机基地的能力建设。之后,潍柴动力控股了陕齿,“多档变速箱”问题又让陕齿对中国重汽抱怨多多,面临停供的危险。由于中国重汽的变速箱目前产能还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中国重汽的变速箱资源危险一直没能很好化解。
大齿集团现有的变速箱产品、制造技术、品牌等优势,及强大的齿轮制造能力和极具潜力的国际市场基础,对中国重汽产生巨大吸引力。
“大齿的产品加上中国重汽在国内开拓的市场,二者合作是双赢、互利的,下一步该考虑的是怎样拓展业务,达到专业化的生产、高水平合作。”张宝顺书记说。
五至七年大齿销售规模欲达100亿
大同市有关负责人马安全表示,中国重汽与大同齿轮集团的合作,可彻底解决其变速箱资源的战略风险和齿轮及轴类零件的供应保障问题。而大齿集团可以解决赖以长久生存的市场销路问题。
在未来5年内,中国重汽有25万台重卡变速箱需求,除自己生产的10万台外,将重点由重组后的大齿集团来供应,预计将在15万台以上。
依靠中国重汽的拉动,大齿集团完全可以将现有的东风、一汽、欧曼等国内主流市场进一步做大,实现在这些市场跨越式的突破,预计未来5年内可在现有的基础上,销量增加5万台。
按照业内预计,在中国重汽的带动下,大齿集团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齿轮及轴类零件制造基地。“预计在3至5年内,重组后的大齿所生产产品其销售额将达到30至50亿元,而5至7年内将达到100亿元。”大同市上述官员信心十足。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