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有关专家估算,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可加快淘汰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另据统计,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00万辆,按7%的理论报废量计算,报废车辆超过400万辆。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汽车社会,今后汽车保有量和报废量以及维修所需零部件的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好废旧汽车中的可再生资源,是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过程,既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先进制造,又是一种保护环境的绿色制造。作为再生资源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再制造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废旧汽车产品中蕴含的二次资源,节约制造新产品所需的能源、水和原材料,大力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也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循环利用再制造推动节能节材
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的重要途径,不仅是指对旧的产品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把生产、清洁、回收、利用等融为一体。事实上,汽车上的钢铁、有色材料等零部件,90%以上都可以回收利用;相比新品,再制造产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同时节能60%、节材70%
在业内专家看来,汽车行业再制造是一个既节约资源,又突出环保的产业。
有两个案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德国大众公司自1947年以来,再制造了748万台发动机,共节约能源约5900万千瓦时,节材(钢、铝)共38.4万多吨。在国内,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规划到2010年再制造发动机约1万台,可节电1160万千瓦时,节材6500吨。
“汽车行业再制造是一个典型的节能、节材产业,效果十分可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说,“一般来讲,再制造产品与新品比较,能够节能60%、节材70%。对汽车行业来讲,节能减排途径很多,再制造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
东风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寿认为,欧美等国家的实践证明,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旧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和再使用,可以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它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