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底,潍柴掌门人谭旭光在当年的商务年会上宣布,潍柴将在未来五年之内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万的规划。
6月18日,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将使潍柴向这个千亿元目标越走越近。
6月18日上午,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济南举行。与此同时,曾因收购湘火炬而一举成名的谭旭光也再一次地吸引了媒体的目光。
这一次,光环耀眼的谭旭光将出任集潍柴动力、潍柴重机和山推股份三大集团于一身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目前山东重工正在制定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战略规划。”谭旭光说。
山东重工诞生
与此前媒体的猜测一致,山东重工的组建模式类似山东钢铁。
16日,山东重工在山东省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成为山东省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大型集团,旗下包括香港和内地上市的4家上市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和内地A股)、潍柴重机和山推股份等。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在揭牌仪式上介绍,山东重工集团是依照《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由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全部国有产权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除将划拨潍柴控股、山工集团、山汽集团三大集团国有产权外,还将山东交通工业集团下属的山东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划入山东重工集团;注销山工集团,其所有债权债务由山东重工集团承担;山汽集团更名为山东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可以说,山东重工集团的组建,实现了山东省打造大型汽车零部件产业集团的想法,这标志着山东省汽车产业整合拉开序幕,新诞生的山东重工将肩负起山东打造千亿汽车零部件集团的重任。
然而,1000亿元的计划好拟,但要实现显然却是任重道远。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谭旭光的心中,10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或许早已成竹在胸。
2008年年底,正当全球金融危机势头正盛之时,作为潍柴的掌门人,谭旭光在当年的商务年会上,一是宣布了潍柴当年实现了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业绩;二是宣布了潍柴将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万的规划。
但谭旭光同样也明白,即便是在中国重卡市场一枝独秀,以当前的中国重卡市场容量来看,潍柴仅凭借当前的发动机业务显然并不具备在5年之后实现1000亿元的实力。特别是今年,经济危机的加深更让原本容量不大的重卡市场进一步萎缩,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显然需要从长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