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波保税区将区内一家企业因产能调整而闲置的4万平方米土地及厂房,按企业先前购买的原价进行了回购。通过这种房地产回购方式,使该企业盘活了闲置资产,增加了生产流动资金;保税区则增加了园区的土地储备,能更好地保障将来新项目的用地需求,让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据了解,这样的厂房回收实例已在宁波保税区发生多起,这是因为保税区有一个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宁波保税区所辖园区总规划面积仅6.2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稀缺与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破解这一发展瓶颈,去年初,宁波保税区推出了旨在提高已出让土地的产出效益的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对区内闲置未开发土地,及因企业经营不善或产业衰退造成的低效利用土地,通过政府回购、项目置换等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出让或安排新建项目。也即对那些资源占用多、产业关联度小、技术含量低、税收贡献少的项目,建立了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项目用地优胜劣汰机制的顺利实施,使保税区在土地面积没有扩大的情况下,总投资额却在逐年提升。目前,宁波保税区每公顷土地投资强度达1064万美元,园区新建项目平均容积率1.23。去年,保税区每平方公里产出生产总值21.76亿元,工业总产值83.2亿元,财政税收3.3亿元,进出口贸易额18.08亿美元,在全省开发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前不久,宁波保税区申报了浙江省集约用地示范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