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酒”首届(2010)河南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名提名候选人之一韩宪保,是卫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位于新乡长垣县的卫华集团,在河南省起重行业中独占鳌头,其单、双梁起重机产销量连续七年全国第一,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52岁的韩宪保是这艘起重航母的“掌舵手”。
●从 “三亩地”时代到缴税近亿元
提起韩宪保,卫华集团的5000多名员工都知道他著名的“三亩地”时代。贫穷是韩宪保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幼年丧父的他早早就挑起了家中重担,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做爆米花,后来偶然间听说修“千斤顶”很赚钱,就开始尝试“转行”。从维修简单的千斤顶到维修小型起重机、大型起重机,他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起重之路。
1988年,他东挪西借,凑齐20多万元,向村里要了3亩地,建起了“新乡卫华起重机厂”,自己生产零件,为“维修大军”做配件。这是一个典型的作坊式小厂,没有技术、缺少人员、资金紧张、经验不足,韩宪保带领着几个人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在叮叮当当的钢铁奏鸣曲中走上了创业之路。
那时候,韩宪保一人干几个人的活,忙完厂里的工作,还抽出时间到全国各地跑销售。由于他为人诚实,做事踏实,很快就得到了客户的信任,订货、催货、拉货的客户把他的三亩地小院挤得满满的。
现在,“三亩地”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2002年,他在长垣工业园区征地500亩建设新厂区。2004年组建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实现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重大突破,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为国家上缴税款9700多万元。
●打造 “幸福企业”的董事长
韩宪保对员工的好,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一次韩宪保出差,员工的工资晚发了几天,事后韩宪保竟然向全体员工公开道歉,并扣罚了自己和相关负责人的工资。这是卫华历史上第一次迟发员工工资。在早期创业期间,和工人们同甘共苦的他曾经立下三个愿望:一是盖起来一个食堂,再也不让员工蹲在室外吃饭;二是不光自己开上小车,也让员工能开上小车;三是能让员工都住上城里的房子。
言出必行,他现在早已实现了这三个愿望。记者走进卫华集团的食堂时,正是午餐时间,陪同人员指着窗口排起的长队说:“董事长去年定下规矩,所有员工三餐全部免费,我们每个月支出的伙食费有四五十万元呢。”从2008年开始,韩宪保开始为员工发放福利汽车,至今已有57名员工享受到福利车待遇。至于“城里的房子”,已经矗立起来的卫华小区,已经让不少员工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我从来都把员工看成家人。”韩宪保说,“我目前的愿望是把卫华打造成一个‘幸福企业’,让员工走进卫华的大门就很满足。”什么样的企业才算幸福企业,韩宪保自己的理解是:“首先,要保障员工的收入,让员工没有生活压力。其次,让员工精神愉悦,对企业有自豪感,对自己有成就感。”
●一直靠诚信来强化“体质”
在起重机行业中,中低端产品竞争非常激烈。韩宪保意识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领头人,要不断强化“体质”,以备随时从“拳击赛”中脱颖而出,而强化“体质”的核心之一就是“做事讲诚信”。
“好使的你用,不好使的你拿回来。”这是他经常对客户说的话。2002年,卫华销售到四川德阳的产品出了点小毛病,按常理派个技术人员过去就行了,可他亲自带领着一名副总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回到公司后又立即召开会议整改。事后,德阳客户感动地说:“这么点小事,就凭你老总的这份热诚,今后咱们永远是事业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不仅对客户讲诚信,对员工他同样讲诚信。他曾对集团里的应届毕业生员工许下诺言:“10到15年,我会把你们打造成百万富翁。”刚开始这些员工都不敢相信,几年过去了,这些员工大多有了二三十万元的车,有了30多万元的房子,还持有一部分公司股份,在银行还有一些储蓄,“身家”确实过了百万。
为了实践“幸福企业”的诺言,卫华集团现在开始筹备成立一个社区,将来建成后以成本价卖给员工。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韩宪保 打造 “幸福企业”董事长
2010-12-22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240
- 下一篇: 12月22日上海钢材市场价格行情
- 上一篇: 嘉兴港海盐港区多用途码头工程起重机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