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造船集团(SSG)和太平洋海工(SOE)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称,中国的造船行业已抵达一个“十字路口”。
他认为,要想有效应对迎面而来的挑战,必须开拓创新并推出新的服务。
过去 5 年里,梁一直在非洲和南美开发采矿业务,但接下来他会将更多时间花在太平洋造船和太平洋海工,以带领两家公司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取得增长。
“之前我离开造船业已有一段时间,”梁透露说,并称自己现在需要重新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
他指的不是自己对造船业的基本了解。从 10 年前通过收购两家船厂入行起,对于这些他早就烂熟于心。他的言下之意是“现在的市场与 10 年前不同,境况比以前要差,而我们过去累积的经验和成功不一定适用于未来。”
据梁介绍,他在旗下两家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处理那些复杂的问题,比如系统、信息技术(IT)、优化及整合船厂产能以提升船舶品质等。
以太平洋造船为例,梁称集团旗下的大洋造船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在生产高峰时期,这家驻扎在扬州的船厂每年曾造 30 艘新船,但其实这一数字可上升到 50。
梁手中的另一项“待办任务”是将太平洋造船和太平洋海工整合。当初由于他希望它们建立各自的特色和企业文化,因此从创建时候起,两家公司就是分开运作的。
然而他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让它们结合彼此专知与技能的合适时机。
“太平洋海工能造高规格的海工船,”他说。“我们可将这类船的船体交给大洋去造,这样太平洋海工就能集中精力建造核心部分。”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