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实战中受洗礼,危机里开新局——上海人工智能三年发展实录
2020-07-04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1418

   新华网上海7月2日电(记者周琳 龚雯)一条陡增的曲线,彰显了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实战成果”:一季度,37家反馈数据的企业总营收同比增长31.6%;4月,共有33家反馈数据,总营收同比增长25.7%;5月,共有12家企业反馈数据,总营收同比增长98.8%。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双马对话


  三年前在黄浦江边开启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向全球发出了邀请函;三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空间载体、主动开放场景、着力埋下种子,在与AI行业共成长中,上海卯足了劲,精心落子、细心扶持、耐心布局。


  微软、亚马逊、阿斯利康等外资龙头,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小米等平台巨擘,商汤、依图等行业冠军,在这片高地各取所需、融合联动。2020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框架形成年,从基础到应用,从单点到系统,从国内平台到国际合作,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交出了怎样的实战“成绩单”?一周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我们云端见!


  实战尖兵


  “AI in china”。


  ——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将在宏观及微观层面激发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6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关于中国AI发展的全景论文,是集结中国最强AI力量的重磅发声。


  论文由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牵头,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作为通讯作者,12名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带头学者和氪信科技、字节跳动、Momenta、美团点评等各领域领军AI企业共同撰写。


  “梧桐汇”,这一诞生在上海的新兴AI组织,起源于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今成为“AI in Shanghai”的新名片。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疫情对于人工智能是一场实战考验。一批在上海孕育发展的AI企业,自此站上一线,既是抗疫战场的援兵,也是复苏经济的后手。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到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及后续治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接诊问诊和诊断效率,加强远程和在线技术服务、机器人智能作业等,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说。


  比如上海联影,针对疫情量身打造基于“天眼智能平台”的CT产品,无需患者脱下口罩,设备就能智能识别人脸及全身位置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和摆位,精准定位肺炎病变,在火神山医院、武汉多家方舱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及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投入使用,为疑似病例筛查、快速诊断、病情追踪及评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比如上海依图,推出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上线。在速度上优势极为明显,只需2-3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医生如果利用传统软件手工勾画CT影像,进行量化评估,往往需要2-3个小时。


  




  比如上海西井,3月初助力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人工智能无人跨运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码头正式交付。该车还可组成无人跨运车队,完成港口中相关作业车辆的精准定位、位置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这是该无人驾驶产品首次输出海外,也是疫情发生后上海人工智能大型装备的首个出海项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表示,对比因“非典”兴起的消费互联网产业,此次疫情后无接触时代已经开启,掀起“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的大潮流,这也为人工智能深度发展与快速迭代提供了成千上万倍巨量数据要素的增长。“人工智能数字底座的规模应用,将驱动更大规模和更加精密化的全球大分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模式”。


  开疆拓土


  三年来,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交出了不错的答卷:重点企业1116家,2019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冒出了商汤、依图、壁仞、氪信等一批原创型的头部企业;浦东张江、徐汇西岸、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等智能新地标,成为行业落户首选;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美的集团第二总部项目及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新项目完成签约,疫情中不减速度。


  危机中育新机,关键是一个“新”字,让新技术、新经济更好高质量发展、高密度赋能,需要在新领域、大市场去寻找增量。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我们还是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讨论一些行业从业者真正关心的问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告诉记者,譬如说更强调固本强基,把基础打扎实;更关注系统应用,把场景做细致;更注重国际合作,把“朋友圈”做得更大,“很多业内的人说,上海是真正抓住了AI发展的契机,愿意把行业最应该讨论的方向,留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但我们还想再跨前一步,去布局、尝试一些现在还是苗头性的东西”。


  譬如说从应用端创新走向基础端夯实。2020年初,作为专注开展基础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期智研究院正式在徐汇西岸揭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领衔组建,将依托沪上高校及研究机构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良好研究基础,以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等五个研究方向为基础,逐步向神经科学、金融科技、医药、信息安全等其它交叉研究方向拓展。


  “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新的、多学科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进行高密度的交流。”姚期智说,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需要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理论和核心技术,在AI Tower中将与阿里巴巴、华为、微软等诸多尖端信息科学产业领袖毗邻,充分的交流切磋机会,必将碰撞出许多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之间的火花。


  再譬如说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化场景。上海应该是最早一批向地方政府开放各类应用场景的城市之一,采取“揭榜挂帅”和动态发布机制,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上海已经进行两批场景开放,累计开放场景30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累计10大领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业、240个解决方案参与。


  




  像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重卡、进博会国网电力智能巡检、上海电气“AI+工业互联网”肿瘤医院、市高院智能司法审判、市西中学智慧教育等场景,在细分行业都是开拓性质的。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两个重点场景也建设运行。


  




  今年大会期间,新一批场景将正式发布。“这次我们会选择一些更复杂、更系统、应用更丰富、落地更精准的综合性场景发布,在一个方案中融合多种智能技术。”张英说,上海正在打造的“一网统管”,也可以成为人工智能城市级应用的“试验田”。


  再譬如从国内平台走向国际范“合唱”。人工智能(AI)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到推动调整全球生产格局的阶段。


  今年大会以云端峰会的形式举行,海外嘉宾只多不少,光图灵奖得主就有7位。上海将更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共同维护全球化的产业链,融入到国际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这次疫情的“大考”。


  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样板间”,为世界经济转型开放新场景,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透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技术将让世界更有“AI”。


  瞄准策源


  在很多从业者看起来,大上海似乎放下了身段。


  “像我们这样的初创型企业,一开始没想到能进顶级办公楼,毕竟营业收入还比较少,处在前期投入阶段。”非汐科技上海区副总经理胡晓平告诉记者。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的工博会上,当徐汇区科委了解到非汐在所处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动邀请其入驻西岸,甚至在疫情期间为面临经营压力的非汐提供一部分资金扶持;西岸集团也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邀请企业入驻,并在装修、物业上给予了实质帮助。


  事实上,法制化、国际化程度更高,更理性包容、海纳百川的上海没有变,是人工智能等技术门槛高、需求要素多的行业,和这座城市气质非常匹配,容易“一拍即合”。


  “相对而言,这里是国际最高水平的赛场、产业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聚,满足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商汤科技首席执行官徐立说。


  长期跟踪,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基础优势,让人工智能在上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传统行业如钢铁,宝钢的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都远远领先;新兴行业如区块链,树图的底层“主网”也即将推出2.0版。


  




  用制度呵护“想象力”,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出台落实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行动方案,推进全国人工智能“揭榜挂帅”赛道建设,《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景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也在酝酿出台。


  不仅有政策配套,上海也拿出了“真金白银”。去年大会闭幕式期间,上海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其中,在产业投资基金方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并预期通过市场化模式,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也在火热推进。


  如今在上海的部分区域,手机操作,市民已经可以免费乘坐无人网约车了,街面摄像头已经能通过机器视觉自动识别路面垃圾、单车乱停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一座城市打造成人民想要的样子,AI是很好的助推器。它不仅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正在更好地赋能市民高品质生活,赋能城市转型提升,推动共建美好家园。”吴金城说。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