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深入推进“五场战役”,持续抓好“双十工程”——
铁腕治污 建设美丽家园
天蓝地净,山清水秀。
“十三五”以来,我省始终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秉持“民生问题无小事”的理念,切实推进全省上下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作取得突出实效,进一步筑牢了“两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五场战役” 呵护蓝天碧水净土
“这次治理得最彻底!”谈到家门前河道治理成效,吴云龙都会竖起大拇指。吴云龙住在安顺市西秀区龙井村的贯城河南支流旁,河流全长约5公里,是贯城河支流中最为重要的一段。
过去,开餐馆的吴云龙一度因为门前的这条水沟,生意冷清。苍蝇“嗡嗡嗡”在河道上空乱飞,河道两岸的人家从来不敢轻易打开家中的窗户和门,一到下雨天,随着水位上涨,污水便会浸入居民家的一楼。
“一场雨下来,我们就要打扫一个星期的卫生。”回想起这条河流给家中带来的困扰,居民胡言珍也是苦不堪言。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安顺市通过采取“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给”等措施,对全市范围内的13个黑臭水体进行治理。
清理污泥和垃圾、引入上游虹山湖清水进行补给……截至目前,安顺市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13个,完成率100%,治理长度达17.6公里,达到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标。
这只是我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的缩影。5年来,我省坚持推进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紧盯乡村环境整治。
“十三五”以来,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域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已完成2225个地块信息采集。全省开展“清废行动”,医疗废物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全省紧盯乡村环境整治,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6.8674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1月至8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5%,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无劣Ⅴ类水体,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在100%。岁月静好,风景如画,已成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最生动的写照。
严查严改 聚焦问题标本兼治
“现在喝水安心了。”看着倒天河水库的美景,原本居住在附近的吴道文一点也不后悔搬家。作为毕节市七星关城区70万人的“大水缸”,天河水库曾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居住人口增多,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面临着水质安全威胁。
2016年,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指出:“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存在一、二级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2017年8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周边居民搬迁等问题尚未解决,水库水体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
为还毕节市民一口干净、清冽的“大水缸”,毕节市和七星关区两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打好“组合拳”。2017年9月,七星关区吹响了倒天河水库整改的集结号。为帮助群众搬离,并解决就业,毕节市还协调、投入资金22.96亿元同步启动建设黄家院、大水沟、何官屯三个移民安置点的安置房建设,并对搬迁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据统计,自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动员搬迁3036户。
如今,倒天河水库周围修缮了21公里的围栏围网,水质稳定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源标准。
五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严的工作基调,坚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有利的措施、最严肃的问责确保问题整改加快推进、落实到位、标本兼治,确保各项突出问题整改有序到位。
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7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65个;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4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31个;长江经济带2018年警示片指出1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5个;长江经济带2019年警示片指出1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8个。其余问题正按时序推进。
“双十工程” 重拳出击精准治污
微风徐徐地吹拂着山坡的绿植,剩余的那几块土地平整地等待着即将来撒种的人们,这是凯里东站的进站口。没有人会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一片还是堆放着赤红色废渣的小山坡。
上世纪末,中外合资企业贵州凯晟铝业有限公司(原为凯里氧化铝厂)落户凯里。2009年,因经营不善,公司破产倒闭,留下的除了一栋栋废弃的厂区,还有堆积成“山”的赤泥废渣。
废渣长期裸露在外,如果风化或遭到雨水淋溶等就很有可能导致有害污染物的释放。为了防止污染,贵州凯晟铝业有限公司历史遗留废渣综合治理工程被纳入“2020年贵州省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采取原位就地处置方式,对历史遗留废渣造成的碱、氟化物等污染物质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双十工程”,即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明确由省级领导包干负责十大污染问题整治,由市州长负责属地重点行业治理,制定实施《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双十工程”的意见》,配套制定《贵州省十大行业污染源排查和评估工作指南(试行)》《贵州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办法》。
目前,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平均完成率达75%以上,均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今年开展的磷化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白酒酿造等4个行业领域减排达标治理,已排查评估企业660家,完成整治企业80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五”以来,我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严守生态底线,持续保持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来源: 贵州日报 记者 申云帆)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