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以来,随着复产之后光伏装机需求释放,国内光伏玻璃市场开始升温。目前,上游光伏玻璃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已给光伏行业带来困境。在光伏电站最后的抢装潮里,玻璃辅材成了拦路虎。
根据PV Infolink在11月4日报价数据,3.2mm镀膜光伏玻璃的报价为41-48元/平方米,平均报价达42元/平方米,2.0mm镀膜光伏玻璃的平均报价也达到了34元/平方米。相较于7月底,3.2mm镀膜光伏玻璃的价格涨幅约为61.54%。
今年6月,光伏玻璃市场均价为25元/平方米左右。11月初,光伏玻璃现货均价已涨到 45-50元/平方米,四个多月的涨幅接近100%。业内预计涨价行情会至少继续到今年年底。
即便如此,光伏玻璃仍然供不应求,中小光伏组件企业因玻璃断货已开始停产。这导致一些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今年无法完成其原本的装机目标。
不愿具名的光伏业权威人士对记者称,原本玻璃占组件成本的比例为7%,现在已上升至14%。因为玻璃缺货,或者价格太高无法承受,组件企业已大面积停产。更令人担忧的是,光伏玻璃产能不足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这不仅影响今年光伏电站的建设,还将成为制约“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大发展的隐患。
涨价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式年底抢装潮之下的供需失衡。光伏玻璃龙头企业福莱特(601865)近期在对外路演中表示,“2021年预计光伏玻璃还会有15%左右的缺口。尽管福莱特已经扩增5600吨的产能,信义扩增4000吨,但是这些产线是分布在不同季度建造投产,光伏玻璃窑炉本身更是有爬坡期,建造完毕后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达到预计产能,所以实际供给市场的量没有那么多,而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所以需求量还是超过装机量的。”福莱特预测,在政策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光伏玻璃至少2022年才能缓解、达到供需平衡。
此前,安信证券、华西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也预测,由于行业需求大、产能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玻璃供需偏紧有望延续到2021年末。
玻璃季节性短缺由光伏行业季节性需求失衡造成。过去几年,由于当年的补贴政策往往在二季度发布,因此四季度是光伏电站建成并网的高峰。2019年四季度新增装机占全年的46.9%,预计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增装机占比更高。综合多家市场机构信息,今年四季度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为15—18GW。目前玻璃产能可供应14GW左右的组件,缺口约7%—20%。受玻璃供应影响,目前约有15%的组件产线已停产。
从更长周期来看,目前光伏玻璃短缺,是因为玻璃行业产能建设所需周期远超过光伏行业。中国是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占据全球近八成产能,光伏玻璃产能更是占据全球九成。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从 2010 年的17.5GW连续增至2019 年的115GW,市场规模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23.3% 。玻璃新增产线建设需要1.5-2年,产能爬坡时间约为3-4个月。而新增光伏组件产线只需要半年就可完成。
然而,尽管供需失衡,但光伏玻璃短期内产能仍然受限。在今年1月发布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中,工信部重申《关于严肃产能置换 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等工业玻璃原片)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制定产能置换方案。10月,工信部再次明确有序推进光伏玻璃产能置换的原则,继续将光伏玻璃列入产能置换范围。
实际上,年初至今整个行业未新批一条光伏玻璃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的价格暴涨和供应短缺已经让下游厂商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在11月3日,隆基、晶科、天合、晶澳、东方日升、阿特斯(排名不分先后)等6家主要光伏组件企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
6家企业呼吁,第一、玻璃产能的严重短缺使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严重危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资源,竭尽全力“保供应”。在此特殊时期,恳请国家相关部门能考虑给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降温,引导项目有序推进。
第二、对于当前组件供应的严峻局势,光伏组件企业目前身陷困境,实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玻璃产能严重“掉队”,组件总供应量严重不足,光伏组件企业已普遍出现大规模的交付延期现象,希望电站投资企业能充分理解当前局面,并积极做好应对,避免或降低因错过并网截止日带来的损失。
第三、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产业链上下游此时应携手并进、共克时艰,上游的玻璃厂商更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与下游组件企业一起全力保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去维持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对于当前的困境,玻璃行业的产能瓶颈是组件供应“告急”的直接诱因。希望国家充分考虑目前行业面临的紧迫局势,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
(中国能源网 综合)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