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沂南县双堠镇通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左下图:蒙阴县坦常路上,村民正在管护公路。右下图:崮崖村利用石板修路,突出古村落的古朴风格。
通向各家各户的石板路面,使冬日的沂水泉庄镇崮崖村平添了一丝独有的韵味。记者随后多方采访了解到,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崮崖村,能铺上这朴实又别致的石板路,离不开山东省提出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这样一个大背景。
2018年起,山东省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科学编制农村公路规划,确保路网规划中县乡公路比例、三级路以上比例逐年上升。自2019年10月起,山东省全面启动了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确定了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的任务目标。
农村道路建设如何体现“统筹考虑”?“户户通”如何基本实现?路修好了,如何确保管养到位,让“户户通”一直“通”下去?带着问题,记者在沂蒙山区几个村庄进行了长时间采访。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
“你看,这条2018年10月开工的莪北线就是利用新型投资建设模式进行修建的。”在莪北线边,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玉祥给记者解释这条路的资金构成。
莪北线全称为沂南县沟崖至莪庄至北沿汶路网提档升级工程,原先为普通村路,于2019年提升改造完成后正式通车。“莪北线每公里的建设投入是200万元,除去省市两级给予的每公里补助外,剩下的每公里170万元的支出由县政府与沿线乡镇政府七三分成共同承担。”王玉祥说,目前政府支付承建单位的工程款年限已由3年变为5年,采用第一年支付总款40%,第二、三年20%,第四、五年10%的方式。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先将省市补助用于第一年的支付,缓解资金压力。另外,对于财政困难的乡镇政府可以于第四、五年支付其应该负担的比例。
山东省修建农村道路,早些年县财政和一定的省市补助是主要资金来源,补助相对有限,部分困难县的资金压力一直较大。2018年,山东省正式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提出构建以省级奖补为引导、市县级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为补充的“四好农村路”(四好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多元化投资长效机制,为农村路的资金筹措难提供了新的路径。
王玉祥介绍,在“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中新建和改造的道路,原则上不由村级负责,但沿线各村需要承担地上附着物的清理工作,涉及到的拆迁赔偿由村里自行解决,如果个别村财政困难,由乡镇一级统筹安排。
按照要求新建农村路可以积极争取社会资本参与,但由于农村路商业价值较低,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大,沂南县便在村里走出的“能人”身上想办法。
乘车来到莪北线上的司马桥,记者看到桥体设计和一般农村路的桥梁有些不同,多了几分设计感。附近村民说,当时修建莪北线时,司马村里有个在济南做生意的村民,听说要修路修桥,直接捐了100万元。“听说那人小时候总在这附近玩,很有感情,听说要修新桥了,主动要捐钱。”
“整个过程包括桥的材料、设计都按照捐款村民的意愿进行修建,最后也尊重他的想法用司马村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桥。”王玉祥认为,这样利用道路冠名权、捐赠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投资渠道。
记者还了解到,除省级奖补外,目前山东省各市已构建了市、县(市、区)政府农村公路投入分担机制,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基本支出以及建设养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市、县(市、区)政府每年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的2%-3%部分统筹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同时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切实加大“四好农村路”投入。
当村庄与外界的通道不断构建时,村内道路的硬化也提上了日程,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户户通”。
沂水泉庄镇崮崖村内有两条东西主街道,过去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尘,雨天两脚泥,大伙出行都不方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里自2020年5月份开始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不仅硬化主街道,就连村内小巷也全部覆盖。现在村民一出家门就是硬化路,门前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然而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刚说,“当时修村里的路,真是让我犯了几回难。”
李永刚的第一个难题是怎么把修路的钱筹齐。记者在李永刚的家里看到了当初修路时的一个“记账本”。记者翻阅看到,村里共需硬化的道路为1万多平方米,每平方米的硬化成本是50元,市县两级政府每平方米共补助25元,“算来算去,村里需要承担25万元。”
李永刚告诉记者,25万元对于崮崖村这样的贫困村来说无异于天价。路怎么修呢?
按照省里要求,在推进“户户通”工作中,各市可以自行选定经济实用、易于维护、群众可接受、财力能支撑的硬化方式,不必“千村一律”。这给了李永刚启示。
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崮崖村原先大部分房屋由石板和灰砖搭建而成,前几年村里进行旧村改造,拆除下来的石材便一直堆砌在村前的荒地上。“何不进行废物利用呢?”李永刚萌生了这个想法。
通过试验,李永刚发现相对于传统水泥路,石板路透水性好,防滑性强,结实耐用还生态环保。此外,原先村里的主要产业是种植苹果等农产品,利用石板修路来突出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对于今后村子发展旅游也会有帮助。
可是,就在李永刚决定用石板铺路时,他又遇到了难题。“为啥不用水泥?石头路不平坦,还不能晒粮食。”很多村民不支持更不理解。为此,李永刚没少做工作。“水泥铺路虽好,但缺乏‘村味儿’,咱们得考虑今后的长远发展啊。”
一个个劝,慢慢做工作,最终村民们选择了相信李永刚。利用废弃石板做原材料,村里省下了15万的材料费,剩下10万的路基填充费哪里来?李永刚觉得还是得依靠村民共同筹款。
“我当时发了一封动员信到群里,接着就收到了很多在外村民的回应。”直到现在,李永刚手机里还保留着这条微信,信中内容情真意切。就这样,李永刚和其他村干部终于解决了钱这个难题,让村子里也有了别具一格的石板路。
如今,崮崖村的旅游潜力初步显现,游客越来越多,相应的农家乐、民宿也酝酿着要开起来。看到村里实实在在的变化,很多村民也慢慢理解了李永刚当初的决定。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沂根据不同村庄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分类制定了村道和村内巷道路面建设标准。例如条件较好的村,采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等路面硬化方式,打造高标准农村通户道路;经济实力较弱的村,采用块石、卵石、红砖、风化料、建筑废弃料等建筑材料实施道路简易硬化;部分村庄将通户道路硬化与乡村旅游结合,采用砖铺、条石等材料,形成具有特色的建设样式,做到道路环境与村落生态浑然一体,避免“千村一面”。崮崖村所在的沂水县鼓励各村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实行“一村一议”“一户一议”,“宜古则古,宜新则新”,采取了石板路、方砖路、青石路等多种硬化方式。
如何让公路和产业互相“围绕”
前不久记者来到兰陵县会宝湖环湖路,天气寒冷,仍有不少村民在湖边游玩。
县里的同志介绍,会宝湖环湖路是兰陵县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扶贫开发道路建设项目。道路全长25.47公里,途经鲁城、尚岩两个乡镇25个村庄,涉及人口4900多户近16000人。沿线村庄多为库区移民搬迁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过去以渔业和蔬菜种植业为主,群众人均收入较低。环湖路的建设,将沿线二十多个村庄连接起来,并辐射周围5个乡镇80多个村庄10余万人,大大改善了库区道路交通条件;同时还可将会宝湖国家湿地公园、尚岩镇清明上河古镇以及沿线正在打造的小微景点串联成线,形成新的乡村旅游、湿地旅游线环形线路,促进当地旅游开发。更重要的是,环湖路的建设将为库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库区,有效带动库区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致富。
“当时规划修建这条路的时候,解决库区村民出行难肯定是最迫切的需求,但同时我们想要兼顾如何让这条路更好地服务库区经济发展,带动库区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如何利用会宝湖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兰陵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处主任苏于水在会宝湖路线图上,向记者划出了行进路线,通过地图,记者看到这条路将沿线的多个景点串联成线,一条涵盖乡村旅游、湿地旅游线环形线路跃然纸上,同时环湖路与国道206连通,提供了向外发展的通道。
自设计之初便将农村道路与当地经济发展统筹考量,让会宝湖环湖路充分释放了价值。除了农业和旅游,如今会宝湖沿线已经形成电子元件加工、婴幼儿服装加工等多个产业门类,有效带动了库区脱贫致富。苏于水说,目前环湖路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市自行车骑行比赛,下一步这里还将打造成环湖国际自行车赛主赛场,实现文旅结合,形成文化、旅游开发综合效应。
在沂南,近两年的电商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全县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注册的中小企业达1500多家;上线泉润、圣福记等品牌产品100多种;邮政买卖惠平台注册农村超市零售商1200余户。其中,樊树生创建的保卫蛋蛋电商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90后”青年樊树生大学毕业后先去了深圳工作,在那里他见证了电商的崛起和快速发展,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经过多方考察,他锁定了沂南县的鸽子蛋产业。“沂南的鸽子蛋产量大,品质好,目前全国范围内对于这种富有营养的农产品需求旺盛,就认准了这里。”樊树生说,鸽子蛋对于物流运输的要求非常高,而沂南县的鸽子蛋养殖户大多分散在各个村里,需要上门回收。
“路不好,这个生意根本没法做。”樊树生在从村到县的运输通道打通后,于2018年开店,现在已在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上线。目前从村里收集鸽子蛋运到县汽车站电子商务中心,再由快递分散到全国的物流体系已经形成,让樊树生收获了一年800万元的销售额。
王玉祥说,沂南县在规划新建、改建道路时一直遵循的原则是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转,通过“交通+特色产业”的扶贫模式,利用“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对外通道,降低运输成本,吸引企业落户,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助力。
在沂水,目前全县建成开放A级景区33处,其中4A级6处,居全省县级首位。因此,沂水修建农村路将如何更好地带动旅游业发展作为方向之一,不仅要把路修通,还得把路与路串联好,让游客既有进入县里的大通道,又有进入景区的小通道,为形成独特的“沂水旅游现象”提供交通保障。
“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解决。将农村公路的布局、线形与当地区域发展、特色景观打造、特色文化展示紧密结合,将各类经济文化元素串联起来,实现路畅通与经济活、文化兴、旅游旺的统一,真正成为当地发展的命脉、致富的通道。”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献荣说。
道路“末梢”养护短板怎么补
只修不养,道路寿命不长。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农村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
目前农村路损坏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型重载运输车的碾压和自然原因。由于农村路面设计等级低,承载度有限,如被超吨位车辆长期碾压,路基肯定会遭到破坏。此外,像临沂这样的山区,汛期时容易造成水毁损害。道路损害后,一旦修复养护不及时,便会让道路寿命大打折扣。
“目前县道这一级,不管是从资金还是专业力量上都比较充足,现在农村路养护的短板在乡村。”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玉祥告诉记者,乡村路的养护仍存在不及时、不到位、不专业的现象。
首先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乡村道养护的责任主体落到了乡村,相应的资金压力也落在了乡村,尽管按照规定,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总额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的标准执行,但面对一些大修,经济情况欠佳的乡镇还是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养护资金缺乏的背景下,乡村一级因为缺乏专业力量多花了不少“冤枉钱”。
目前山东省多层级管养机制已经建立,所有县(市、区)、乡(镇)均设有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或部门,但目前乡(镇)明确的责任部门大多为一个“兼职”机构,缺乏专业机械设备,配备的人员也属“兼职”,缺乏养护路专业素养。
沂南县通达养护公司副经理颜京光经常下到乡村指导道路养护工作,他发现如果配备专业队伍,乡村路很多损坏本可以消灭于萌芽。“当路面只出现一个拳头大的坑槽时,只要及时修复可以避免大问题,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乡村一级可能没当回事,也没有专业设备,不修或是随便抹点水泥就糊弄过去了,慢慢就演变成了大问题。”
颜京光还说,与县里配备的专业化护路员相比,乡村的护路员大多是“兼职”村民,且负责的路线较长,仅做保洁工作,很难及时汇报路上受损情况,起到巡查作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乡村路上的保洁员大多年龄偏大,部分也没有配备标志标识,在车来车往的路上存在安全隐患。记者随口问起一位保洁员什么是养护道路时,得到的回答仅仅是把路面扫干净。“我也知道抹点水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村里没人没设备更没钱,能怎么养护?”当问起护路员能否真正起到护路作用时,李永刚无奈地摇了摇头,“村里的护路员的主要职责是村内的卫生保洁,村外的道路有时也无暇顾及。”
当基层路面养护不到位时,很多村民表达的感受是“心疼”。在沂水县桃棵子村干了14年村支书的张在召清晰地记得,村里的路最开始是全村人上山搬石头、垫路基修起来的,那时候全村人对路的渴望大过了一切。经历过修路不易的他,看到如今硬化路更想要爱护与珍惜。然而资金的短缺、人员的不足成为绕不过的难题。
破解农村路养护的“末梢”短板,从源头上解决道路受损问题无疑是最优选。交警与交通部门联合发力加大执法力度,注重源头治超才能有效遏制超载大车穿村而过。
对于配备人员的问题,王玉祥建议,乡村两级应该加强对于农村路养护的重视程度,其中包括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农村路的日常养护,此外乡村一级也可市场化运作,聘请专业化养护公司负责养护工作。“在专职人员没有配备到位时,农村道路管养人员的业务培训起码不能少。”王玉祥说。
去年8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山东省将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要求设立县、乡、村道路长,由县(市、区)、乡镇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其中村道鼓励由所属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担任。此外,还要建立“县级指导、乡级负责、市场养护、环卫保洁”的乡村道管护新机制,以尽快补齐乡村道管护短板。
“当乡长、村长都当上了路长,就是给他们增加一层责任压力,倒逼他们更加重视。”王玉祥建议,“如果乡村的路养护不及时不到位,干部就别想晋升,资金就不给他们拨付,也不给他们修新路的指标。资金、项目审批、干部考核三管齐下,才能使乡村真正重视农村路的养护问题。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官”,农村路的建、管、养、运营至关重要。2020年,山东省已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 基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当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何保障成果长期发挥作用,任务长期而艰巨。(常青)(指导老师:周京臣)(完)
来源: 大众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