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内燃机在“双碳”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正在实施的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正在逐步实施,而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也将于2022年12月1日实施,内燃机排放正进一步趋严。
在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葛蕴珊接受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专访,就“双碳”目标的实现及环保趋严的环境下,后处理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解读。
每次排放升级,都是一次洗牌过程
早在2016年底,我国已经发布了国六排放标准,国六标准分阶段实施,包括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2019年7月1日,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标准,其他地区于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六a,国六b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而在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2016年4月1日,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三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农机延后至2016年12月1日),而非道路国四标准也已确定将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对此,葛蕴珊教授表示,“道路国六及非道路国四的实施,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将带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机动车尾气后处理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企业也迎来发展机遇,研发能力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我国主流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SCR系统处理氮氧化合物、采用DPF系统实施颗粒捕捉,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市场中,外资企业如巴斯夫、庄信万丰、优美科、博世等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在高端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本土企业中,贵研铂业、威孚高科、凯龙高科、艾可蓝等企业也具有较强竞争力,其研发生产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需求。
“每一次排放法规升级,都是一次市场洗牌过程。国外品牌内燃机都有自己成熟的配套体系,基于测试与匹配的需要,国产企业很难实现市场开发。但排放法规的升级,则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技术路线日趋成熟,助力“双碳”目标
当前市面上的国六产品主要分为EGR(废气再循环)+DOC(氧化催化器)+DPF(柴油机颗粒过滤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和EGR+Hi-SCR(高效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两种技术线路。
而在非道路领域,在国三升国四的技术路线也基本确定,主要采用DPF/SCR技术路线,这一路线在道路国四阶段已经得到了技术与市场的广泛验证。
“既有的车用柴油机后处理技术如SCR、DPF等,在国六阶段已经达到了技术应用的最高等级。国六排放的颗粒物,在实验室如果用精密天平称重几乎测不到,在200万公里内可以实现近零排放;氮氧化物控制稍微难一些,但70万公里的近零排放仍有保障。即便如此,后处理技术的效率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葛教授介绍表示,机动车后处理系统已经日趋成熟,同时也为非道路后处理技术路线指明了方向。
“如果说过去国四国五阶段,内燃机后处理系统只发挥了60%左右的效率,那么进入国六阶段,以及‘双碳’指针倒转之下,以SCR系统为代表的内燃机后处理效率将提高至99%。”
非道路国四标准,用户要关注油品问题
目前,非道路移动机械,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及销量日趋增长,未来的国四升级,无论是内燃机企业还是整机企业、后处理系统企业,都已经完成了技术储备和验证,并无多少难题。但在用户使用层面,葛教授表示,“在标准实施的短期内,无论是加装后处理系统,还是尿素等的消耗使用,都将为用户带来成本的提升。但随着技术成熟,以及企业竞争入场的升级,长期来看将没有太大的成本负担。”
“对于用户,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油品的问题。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的加注方式注定了油品的管控力度远远不如机动车规范。大多都是移动油车到工地加油,油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葛教授介绍说,一旦国四设备加注了不合规格的柴油,不仅对内燃机造成损伤,更会导致后处理系统的失效,得不偿失。
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了解,在非道路国三标准实施前,国外进口的挖掘机产品就多次发生因为油品不合格,而导致发动机损伤的情况。因此,希望工程机械行业用户,在未来使用国四产品之时,一定要使用合乎规格的油品,避免因小失大。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葛蕴珊:后处理产业机遇广阔,非道路国四仍需更多借鉴
2021-04-26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5394
- 下一篇: 田吉兹油田计划于2021年底进行大修
- 上一篇: 徐工挖掘机为什么又在印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