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17年至2019年,我省实施了干热岩资源潜力查询点评项目,并于2019年8月经过省自然资源厅安排的项目检验,课题组成员近年来依据项目进行深入研讨和钻探验证,并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威望期刊发表。9月18日,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安排专家对该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水平进行点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首次对河南省干热岩形成机理、成因机制进行了研讨,并圈定了有利靶区;在理论创新方面建立了河南省干热岩成藏模型,为河南省干热岩资源的勘查开发供给了技术支持;该成果填补了河南省干热岩研讨空白,为干热岩资源勘查供给了演示,成果全体到达国内领先水平。
我省负责干热岩资源查询的教授级高工卢予北说,根据对内黄拱起、伏牛山北麓、息县拱起、新野拱起四个区块的查询研讨和国内外现状发现,河南省干热岩成藏类型只要地幔热源对流传导和岩浆热源传导两种,不存在新近喷射的岩浆热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热源。经过实践钻探和研讨猜测,洛阳—伊川盆地、内黄拱起可能有超过180℃的干热岩资源。
根据查询报告,在温度不低于180℃、地下7000米以上的热储层中,可采资源量按干热岩资源总量2%预算,河南省干热岩可采资源量为40.863×1018焦耳,相当于14亿吨标准煤。
干热岩属于高温地热资源,是指埋藏必定深度的岩石温度≥180℃,且无流体存在或少数流体的岩体。干热岩地热资源具有热量大、能量高、稳定、牢靠、安全、继续等特点,首要用于发电和供暖,其动力利用率是风能的4倍、太阳能的7.7倍。美国、法国、德国等兆瓦级发电已接连运行十几年,我国则处于前期勘探和实验阶段。积极推进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可以优化动力结构,对提前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