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2-12-07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5447
   煤电气做强做优齐头并进


贵州动力高质量开展迈出新脚步

连日来,累计3332名工人、168台打桩机……奋战在中核汇能贵州公司9个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方案年内完成全部项目并网。

动力是我省优势传统工业,对我省开展大局具有战略性、根底性支撑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安身我国动力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方案分步骤实施碳达峰举动”“加强动力产供储销系统建造,保证动力安全”,这为我省动力高质量开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省发挥动力资源优势,环绕建造全国重要动力基地方针,煤炭工业筛选落后产能、转型晋级获得明显成效,电力清洁高效开展完成从“水火互济”向“水火风景”多能互补改动,天然气“产供储销”系统建造继续推动,我省动力高质量开展迈出了新脚步。

强煤兜底保证煤炭供给

11月30日,走进贵州豫能糯东煤矿调度室,工作人员正专注检查矿井各工作面及相关设备运转状况。

“现在糯东煤矿一些关键岗位完成无人值守,许多设备完成了调度室远程启停和时时在线检测设备运转状况。”糯东煤矿调度室主任赵素德介绍,现在,煤矿已建成12000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2003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完成了矿辅助出产系统智能化。全年保供电煤使命47万吨,到11月30日,实践完成65.67万吨,超额完成电煤使命18.67万吨,在煤电保供中发挥了积极效果。

煤炭是动力安全的“压舱石”,已成为我省支柱性工业之一。“全省动力系统要安身以煤为主的省情,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效果和煤电的根底性调理性效果,守住动力安全底线。”贵州省动力局局长陈华说。

近年来,我省环绕煤矿复产复建,在提升煤矿规划化、智能化水平,夯实安全出产根底等方面研讨出台系列方针,推动煤炭工业筛选落后产能、加快转型晋级行之有用。

全省出产煤矿均匀单矿规划从2012年末的19万吨/年提升到现在的59.1万吨/年。2020年末,全省正常出产煤矿全部完成采煤机械化和辅助系统智能化。本年11月,贵州豫能新田煤矿“国家第一批智能化演示煤矿”经过贵州省动力局组织的专家现场检验,成为我省首家经过专家现场检验的智能化矿井。

“下一步,咱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力,做好推动煤炭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培养和开释煤炭优质产能。”陈华说,将严厉煤矿项目准入,加快优化调整煤炭工业开发布局,培养一批煤炭产能500万吨/年以上的要点产煤县和煤矿公司,推动新建一批产能90万吨/年及以上的井工煤矿,稳妥有序推动露天煤矿建造。

优电“水火风景”多能互补

秋末冬初的乌蒙大草原,正值大风天气,是风力发电的最佳时机。四格风电场38台“大风车”随风滚动,11月,该风电场单月发电量完成2113.6万度,同比增加96.47%。

与此同时,北盘江中游的光照水电站,3台水轮发电机组全速运转。该水电站总库容32.45亿立方米,电站直线间隔600米处建有30万千瓦的岗坪农业光伏电站,“水光互补”有用提升了水库蓄能值、增强了电力保供才能。

据黔源电力光照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霍凌介绍,本年到11月底,岗坪农业光伏电站发电量达2.9亿千瓦时,节省了8.12亿立方米水。

“黔源电力提出平衡多方诉求的北盘江流域水光互补调度规则,针对北盘江接连三级水电站与相应光伏打捆送出。在现在已投产的75万千瓦水光互补光伏项目打捆送出后,电站送出通道利用率得以提升。”霍凌说。

近年来,我省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动力从无到有,完成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景”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改动。2021年末,全省新动力装机增加到1760万千瓦。

新动力大规划开发和高比例并网对电网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贵州电网“三横两联一中心”骨干网架中关键性工程,9月29日,遵义习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工并带电投入运转,进一步完善贵州500千伏主网架结构,提升了新动力电力运送才能。

为更好服务现代动力工业快速开展,我省正加快建造安全、牢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在输电网方面,深度挖掘黔西、黔西北新动力送出潜力,构建以“三横两联一中心”为主体的坚强输电网架,满足贵州西部大规划新动力接入送出和中部、北部及东部地区电力负荷增加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中心”电网。

提气建强产供储销系统

曾经,依托“江南煤海”的资源优势,贵州生活用气多用煤气。因为我省没有天然气管网,天然气的运用需求槽车从四川、滨海等地运来。直到2013年,中缅、中贵两条管道天然气相继注册,我省才完毕了无管道天然气的前史。

“这十年来,贵州管道天然气供给(消费量)完成了从‘零’到每年20亿立方米的打破。”贵州省动力局油气处副处长吴平介绍,这些年,我省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获得打破,天然气自给率得到进步,不断推动天然气管道建造,不断补足储气调峰短板,现在,贵州天然气“气短”的前史正在改动。

当下,我省正强力推动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到现在,全省累计建成天然气支线管道超过2539公里,管道天然气联通69个县级城区,本年末将联通71个县级城区。

11月28日,遵义至湄潭、遵义至绥阳至正安天然气输气管道进入试气阶段,“渝气入黔”工程完成全线互联互通,敞开了正安页岩气外输通道,遵义地区本年冬天动力保供有了保证。到现在,累计贯通试气管道240千米,形成了“渝气入黔”主通道。

“渝气入黔”为完成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川气入黔”奠定根底,加快了“气化贵州”建造脚步。在加快天然气管道建造进展的同时,贵州不断补足储气调峰短板,保证天然气供给安稳牢靠。

本年6月,我省调峰应急LNG出产储藏基地——出产贮存规划全省第一的遵义LNG(液化天然气)储配库项目一次投产成功,在冬天用气高峰时可为黔北地区提供调峰气源。到11月30日,已出产液化天然气7200万立方米。

当下,乌江动力集团页岩气公司正加快推动遵义LNG(液化天然气)储配库1.6万立方米储罐项目建造,方案年内将达到试运营条件。“按照贵州冬天应急保供要求,储配库已在11月30日完成1500余万立方米天然气储藏。”乌江动力集团页岩气公司LNG厂副经理贾菁说。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