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区域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的想法趋同,许多产品和市场重迭,竞争的正面冲撞在早期很难避免。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危机过去之后的石油装备市场。”在最近的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盘锦市兴隆台区区委书记姜冰再次强调推动石油装备基地建设的决心。
“金融危机是暂时的,能源危机是永久的。我们将紧抓行业重组和洗牌的机遇,积极推动建湖县石油装备基地的建设工作。”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上,江苏建湖县县委书记张礼祥向媒体表示,要把建湖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类似的规划和决心亦来源于东营、大庆、渤海湾等其它地区。东营将打造“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基地”;江汉油田正瞄准打造“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中国石化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奋斗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机械制造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
上海也看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潜力。6月初,上海石油化工装备产业基地在金山区吕巷镇正式揭牌。其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基地,服务环杭州湾化工企业,同时还将促进长三角地区石化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加速释放。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一词频频见诸报端,而“国际知名”、“最具竞争力”、“最大”等远景目标被列入各地相关规划。
专家认为,产业集聚是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石油装备业适逢世界制造业向中、印等新兴市场转移、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政策上前所未有的强力支持等各种利好时机,但也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任重而道远。
目标与现实反差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石油石化设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上升至1367家,较4月份新增16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5.76%。其中石油钻采设备行业企业新增14家,增速最快。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石油装备行业产量居世界前五位,但总体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一,且至今尚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业至今尚不能提供大型石油石化项目成套设备。
辽宁社科院工业所副所长张万强指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基地,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企业集团是必要前提之一。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在产业链上明确分工、合作和协同,才能促进整个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情况是,装备制造企业投资的无序性、盲目性、重复性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仍然缺乏优势互补企业间的投资战略组合;对石油装备投资的引导力度仍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