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金融危机对中国大型吊车市场影响分析
2009-09-11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5200

   我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承揽大型吊装工程的专业租赁公司,所以我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状况,从吊车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三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分析的重点,除特殊说明外均指300吨以上的大型吊车,特别偏重履带式吊车。

    1大型吊车使用者(市场)

    今年以来,吊车市场出现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现象。一是用车信息越来越少。去年此时,我们可以从十几条,甚至几十条信息中遴选用户,而今年,我们的用车信息则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同行吊车闲置请求帮忙的信息;二是用户开始找吊车的时间越来越晚,以往用户一般都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便开始联系车源,甚至签订合同,而如今,用户最多提前一个月才开始寻找吊车,甚至还有用户提出当天用车的现象。

    上述现象,说明了目前的用车市场的萧条,造成吊车资源过剩。吊车过剩的原因,一是吊车销量增加迅速,特别是国产吊车,这是次要原因;二是用车市场相对去年产生萎缩,这是主要原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诸如冶金、石化等项目停建、缓建,造船行业的“退单”是市场萎缩的原因之一。除重点项目,诸如上海的世博场馆、广州的亚运会场馆等重点工程需要按期完工外,有些项目的建设尽管继续进行,但是,已经放慢了安装“脚步”。为了降低成本,除必须使用大型吊车的工程外,有些安装单位已采取了将构件“化整为零”的安装方法,或使用更便宜的塔吊等方式进行吊装,甚至又恢复使用“土办法”的吊装方式。这是吊车市场萎缩的原因之二。

  那么,今后吊车的主要市场在哪里?

    以我公司为例,从吊车分布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公司目前经营的18台吊车(包括外租2台),其中7台次用于风力发电安装,约占24%;7台次用于石油化工建设,越占24%;7台次用于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建设,约占24%;5台次用于造船,约占17%;3台次用于冶金建设,约占10%;0台次用于火电(包括核电)建设。

    再从平时得到的用车信息数量来看,从多到少,依次是风力发电、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和冶金建设,火电(包括核电)的用车信息为零。而造船业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新的用车信息,反而得到的是用户即将退车的信息。综上所述,结合对国家经济走势的分析,本人认为,今后吊车的主要市场在于:

    1.1风力发电

    个人认为,风力发电目前是吊车最主要的市场。今年4月8日,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风能展览会”,从展会上的信息以及网络搜寻的信息可知:至2008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为1220万千瓦,新增风机5130台;预计到2009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000万千瓦,新增 780万千瓦,按每台风机1.5兆瓦计算,2009年将新增5200台;到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按每台1.5兆瓦计算,10年将增加 53000多台,平均每年增加5000多台。上述风机大多需要350吨到500吨的履带吊车或汽车吊车;按照平均每3天安装1台,加上到货、气候、场地等原因的影响,正常情况应该有60~80台吊车用于风电安装。

    另外,我国沿海地区的风机也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上海东海大桥3兆瓦的3台样机已经安装完,据说山东威海7月份也要安装3 兆瓦的样机,江苏、广西等地也在安装2.5兆瓦的样机。据悉,至2010年底,我国3兆瓦左右的风机装机容量将达到30万千瓦,约计100台左右,该风机安装周期更长,因此,750吨级左右的吊车也有了比较好的潜在市场。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风电安装工程的吊车需求量较大,但是大部分吊车经营者还是不愿意把吊车出租给风电安装单位。主要原因一是施工环境较差,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二是吊车拆装、行走频繁,对吊车磨损大。因此,一些有实力和专门的风电施工单位逐渐开始自己购买吊车,这是该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1.2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

    市政场馆(包括道路、桥梁)是吊车的主要市场之一。这与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空间钢结构的大量应用有关。年初的上海虹桥枢纽工程同时使用了6台400吨以上的吊车,目前的新广州火车站同时使用320吨以上的吊车也有6-7台。南宁体育中心、南昌体育馆、武汉新火车站等工程都在使用大吊车;将来的南京新客站、苏州新客站、深圳大运会馆等都在按大吊车做方案。高速铁路的兴建,许多跨河、跨路的钢箱梁或水泥梁,也会阶段性地使用大吊车。

    中国目前还是处在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基础建设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目前也就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基础建设比较完善,为了全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其他城市甚至城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逐步改善本地的基础建设,因此,只要建设不停,就能保证一部分吊车的用量。

    1.3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

    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建设,是吊车市场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原因是,大部分石化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吊车,特别是1000吨级以上的吊车,大部分为他们所有。如果石油化工建设稳步发展,只要该行业内部的吊车能自我消化掉,使用高峰期再外租一部分吊车,那么,吊车市场便会稳定。反之,如果石化建设停滞不前或萎缩,该系统内的几十台吊车参与到市场竞争,其后果可想而知。

    1.4冶金

    虽然冶金建设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该行业复苏,并且回暖,该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吊车消化能力的。加上该行业自有的吊车相对较少,该行业至少可以起到市场调节作用。今年我们的吊车3次用于该行业就是范例,而且一台750吨要用5个月以上。

    1.5造船

    造船,本来是我们寄予厚望的市场,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个别大型船厂外,大部分中小型船厂不同程度受到了退单的影响,这也是造成吊车市场过剩的重要原因,该市场何时复苏,只能观望,因为这不是“内需”所能消化的,如果没有国际订单,吊车在该行业的市场的份额只能越来越少。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海洋石油平台的制造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1.6火电(包括核电)

    火电(包括核电),本来就不是吊车的主要市场,基本定性是阶段性用车。原因一是电力施工单位大都有自己的吊车,而且该行业的施工单位近几年又增加了多台国产吊车;二是火电建设工期长,为降低成本,主要以使用固定变幅式塔吊为主;三是用车量少,特别是核电建设,一个反应堆1台400吨左右的吊车,加上一台短期使用特大型吊车,就可以解决问题。受风电市场的诱惑,加上他们自有的设备资源,该行业许多施工单位已成立了风电专业公司,在自有的吊车在过剩时,也可投入风电市场。

    综上所述,目前的吊车市场即将甚至已经饱和。即使风力发电、市政建设等为主要吊车市场,但是,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出现“大跃进” 现象。目前,吊车的增长速度完全可以用“深圳速度”来形容,按照目前吊车的生产能力来看,肯定会出现“生产高峰”。从长远分析,吊车又是属于“长寿”的设备,一台车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海1979年首次进口的6台300吨吊车至今还在使用)都可以,这种“生的多、生的快,死的少”的现象,将是导致市场饱和过剩的主要原因。那么,作为经营者和生产者应怎样面对这种局面呢?

   2 大型吊车经营者

    毫不夸张地说,自去年以来,经营大型吊车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仅山东境内,就出现了淄博海湾、淄博华泰、莱芜腾发、山东大工、济南华为美、东营振华等单位,加上一些老牌的经营单位还在不停地增购吊车,一些施工单位也在不停地增购吊车。我公司的吊车也从去年的12台已经增加到如今的16台。吊车增加的规格主要在400吨到600吨之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400吨到550吨之间的吊车大约有100多台,600吨级的吊车约有40多台,750吨级的约有20多台,800吨级以上的有10多台。这期间,民营企业经营吊车的单位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国产吊车为主要产品。造成民企经营吊车的原因,一是市场的确有需求,二是国产吊车的相对廉价,三是首付款少,四是交货快(由于国际需求有退单,工厂甚至有现货),五是回报快。

    大家知道,经营吊车,原来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随着国内吊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随着国产吊车的廉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加上吊车经营单位水平的良莠不齐,特别是随着吊车市场的“过剩”现象逐渐出现,现在的吊车经营,可以用“低投入、冒风险、瞎回报”来形容。

    “低投入”,是说国产车本来价格就低,加上生产厂家一条龙服务,大部分资金可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经营者只需支付20%左右的资金就可以提车,以一台400吨吊车大约2000万左右的车价计算,经营者只需支付400多万元即可。几个小老板凑吧凑吧就可以买车,据说有的人发动全村的人集资买了一台车。

    “冒风险”,一是指有些经营者根本没有管理经验,找来的驾驶员也是从小吊车上升级上来的,再加上若遇到有些用户对吊车和吊装不专业,很容易造成吊车到场干不了活的经营失败现象,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给经营者、用户和保险公司造成风险;二是这些经营者没有市场调查,市场信息不多,一旦吊车无法连续经营,就可能造成“入不敷出”,无法还贷的现象,给融资<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