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对卡特彼勒收购年代煤机的分析是,中国政府眼下要降低对进口铁矿石和煤炭的依存度,卡特彼勒借此收购计划,能够进入中国明确大力发展的矿业市场。卡特彼勒看准了中国提高能源和钢铁行业原材料自给水平的目标。
Steve Wunning则对路透社称,卡特彼勒对于年代煤机这项策略性并购,是基于公司对未来25-30年矿业发展的判断,“卡特彼勒视印度、东盟国家为增长市场,而中国的重要性亦在提高。”
“四季度跪着要钱”
不过,卡特彼勒等世界机械巨头进入中国的时机似乎不是太好。在尽享政府四万亿投资的狂欢盛宴之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今年已感寒意渐浓,开始告别高增速,步入平稳增长期。
在中国紧缩宏观调控政策下,工程机械业终现行业拐点.一季度虽仍高达近60%的增速,自4月起则全面下滑。业内人士戏称,今年“一季度站着挣钱,二季度坐着数钱,三季度躺着赚钱,四季度跪着要钱”。
对此,Steve Wunning11日称,卡特彼勒对年代煤机的收购从长远看,价格是合理的。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市场,占卡特彼勒年收入的9%。许多国际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市场挣扎的同时,卡特彼勒迄今为止却相对成功地保持着在中国高端机械设备市场的优势。
中国的工资成本压力
外国巨头的纷纷涌入,是否会改变中国重型机械的行业格局?
对此,中联重科掌门人詹纯新称,对于卡特彼勒、小松等一线企业而言,中国只是他们业务的一部分,他们的业务分布在全球各区域,而中国企业90%以上的销售在国内。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背靠中国市场,拥有人力成本优势,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未来未必前景光明。波士顿咨询集团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将每年上涨17% ,而美国的涨幅将仅为3%。过去20年,中国工厂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10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十分之一。
雇工成本通常占制造业总支出的20%~30%,而购置设备等其他成本,在中国往往并不低于其他地方。因此,到2015年,在许多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制造方面,中国不大可能拥有相对于美国市场的成本优势。
不过中国企业相对乐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此前曾表示,由于中国人口多,国内市场潜力空间还相当大,而且中国工程机械还面临全球化以及新技术带来产业升级的机遇,“未来相当长时间是中国时代,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将造就大量世界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