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增,造船完工量大幅增长,全球新造船市场出现探底迹象,新船订单量有所增长。不过,新承接订单连续13个月小于完工量,大部分船企生产任务安排只能维持到2018年,2019年船台(坞)空置率明显上升,企业连续生产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新船订单探底止跌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降幅收窄,但手持订单持续下降,融资难、接船难、盈利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不过数据开始出现一些变化,相比往年指标全面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26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7.4%。承接新船订单115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28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5%,比2016年底下降16.8%。
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出现探底迹象,新船订单量有所增长。全国骨干船舶企业紧紧抓住市场回升契机,批量承接17.4万立方米LNG船、1.3万吨甲板运输船和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上半年,全国新接船舶订单463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1.3%,位居全球第一。
船舶出口保持增长。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7%、88.2%和92.6%。上半年,全国完工出口船25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7%;承接出口船订单101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1%;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67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不过,中船协表示,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依然处于低位。新承接订单连续13个月小于完工量,大部分船企生产任务安排只能维持到2018年,2019年船台(坞)空置率明显上升,部分船企开工船舶严重不足,企业连续生产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融资能力成关键
企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上半年,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0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9.8亿元,同比下降49%。船舶企业也通过在特种船舶、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等方面的研制投入,拓展经营范围等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50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船舶制造产值810亿元,同比下降16%;船舶配套产值128亿元,同比下降17.2%;船舶修理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
中船协认为,国际船舶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新船价格走低和船东延期交付都加大了船企流动资金缺口,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争夺订单的关键因素。但金融机构对船舶工业的信贷政策却持续收紧,贷款难度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因为无法及时得到银行保函而丢失订单。
为此,中船协建议,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对有技术优势,有市场的骨干造船企业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实施精准支持。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