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中国磷化工行业发展利弊素分析
2014-06-05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1890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磷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化工工业,产品用途广,需求量大,是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行业,始终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把“硫、钾、硼、锂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采选与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10 万吨/年及以上湿法磷酸净化生产装置”列为鼓励类产业。

《石油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支持和鼓励中低品位磷矿特别是胶磷矿精选和利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湿法磷酸净化技术”。

《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化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磷、硫、钾资源为重点,以保障国内需求为目标,“2015 年磷矿产量达到7,500 万吨,硫铁矿产量达到1,800 万吨,钾盐产量达到500 万吨,使得磷矿产量满足国内需求,硫资源自给率超过50%,钾肥自给率达到40%”、“加强中低品位、共伴生化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5%,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磷矿入选矿石品位再下降3~5 个百分点,选矿产品占比提高10%,高浓度磷复肥使用选矿产品的比例提高到30~40%,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10 个百分点”、“增加对化工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的投入。加强磷、硫、钾、硼、萤石、重晶石等急需的主要化工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工作,加速境内外钾盐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提高主要化工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增加对磷、硫、钾矿产资源中低品位矿产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投入”、“降低磷、硫、钾支农矿产品资源税、磷矿石出口关税,提高支农矿产品效益,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对磷资

源税实行级差征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利用中低品位磷矿资源”。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通知》税委会〔2009〕6 号,国务院决定自2009 年7 月1 日起,取消部分农产品、硫酸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取消磷矿石、黄磷、磷酸、氨、氯化铵及二元复合肥的特别出口关税;延长尿素、磷酸一铵及磷酸二铵的淡季出口时间。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 号提出“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共伴生矿、尾矿及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云南省,教育、科研、旅游、能源、交通、环保、民族文化等领域总计投入4.5 万亿元支持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力争到2020 年将云南省打造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2)掌握部分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我国磷化工行业已在一些被发达国家垄断的核心技术上如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选矿技术、固废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通过生产装置国产化,大大降低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我国磷化工行业的竞争能力。

(3)运用范围广,产品需求不断扩大

磷化工产品属于工业生产原料和日用消费必需的原料,对发展农业意义重大,且在日化、电子等方面用途广泛。目前磷化工与16 个科学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行业。近年来,高纯磷酸盐、特种磷酸盐、功能磷酸盐、磷化工材料等,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又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磷化工产品。伴随着下游产品需求的稳步增长及运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磷化工行业面临广阔发展前景。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一方面,我国磷矿开采存在采富弃贫的现象,一些地方争先开采30%以上的富矿,而对低品位矿则是弃之不用,造成了我国磷矿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我国的磷矿石加工利用以初级产品为主,还有部分原矿出口,且出口价格较低。目前国内的磷矿石也多用于生产磷肥,用于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的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磷矿深加工比例较低的问题非常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影响了磷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2)生产企业集中度低、能耗高

我国的磷化工生产多为中小企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多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品种单一,精、深加工能力差,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与磷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磷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企业分散致使原材料运输费用高,也给“三废”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热法生产工艺也较落后,能耗高,国外黄磷电耗为12500 度/吨,而我国普遍在16000 度/吨15。

(3)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等价格上扬制约行业发展

近年国内磷矿价格不断上涨,能源、运输、劳动力等成本上涨的幅度较大,致使基础磷化工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受终端用户制约,磷酸及磷酸盐产品价格难以实现平衡调整,基础磷化工产品利润受到挤压,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